美国大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入住宿舍,但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离家体验新鲜的集体同龄人生活是让他们兴奋选择。学校允许自由选择认识的人作为室友,只要双方愿意,在提交宿舍申请表的时候只要将对方信息填入室友栏就可以在开学后自动成为室友。
在美国,学生在住宿方面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学校也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增加室友间的和谐,例如让志趣相投的人住在一起,签订室友协议让双方达成共识和理解以及宿管员的监督和调节等等。室友相处,贵在相互尊重多多沟通。
第一招:成为室友前先交流会面
首先,美国大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入住宿舍,但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离家体验新鲜的集体同龄人生活是让他们兴奋选择。
自由选择室友。学校允许自由选择认识的人作为室友,只要双方愿意,在提交宿舍申请表的时候只要将对方信息填入室友栏就可以在开学后自动成为室友。
如果没有这样的缘分,学校的申请系统里还有“找室友”的网站可以帮到学生。
位于奥斯丁的得克萨斯大学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在校学生首先要填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尤其是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系统会就这些要素提出15个问题,例如,是否是一个早起的人,或者有晚睡的习惯?是否习惯运动或者听音乐?是否抽烟?
也可随机分配室友。当完成自己的资料后,系统会自动搜索并且反馈回来这样的答案,并按匹配程度将满足条件的人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从系统推荐的同学中选择自己看好的进行线下联系,如果双方在通过交流和会面之后确定可以成为室友,则可以向学校申请。
美国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系统,只不过可能是宿舍管理中心人工完成的。当然,学生也可以相信缘分天注定,让学校随机分配室友。
第二招:入学教育及心理辅导
美国新生入学时一般会有“迎新”环节,有高年级的同学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这时候一般会发放一本《室友相处手册》给室友关系提出明确的建议。
罗格斯大学的室友指南中就开门见山的写道:“首先,不要假定室友一定可以成为朋友,毕竟系统随机选择的是一种概率上的缘分,两个人住在同一屋檐下不一定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话题,但是一定相互尊重和真诚沟通。双方一定要搞清楚对方的忌讳在哪里,在相处的过程中,对对方的期待也要相应作出调整。”
亚利桑那大学的学生服务中心介绍说:“学校提供一整套咨询系统,无论是学业、就业还是人际关系,都会有专门的中心提供各类的服务和帮助,也会有负责协调同学关系的部门,我们也一直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求专业帮助。”
第三招:室友协议保驾护航
美国学生宿舍一般每个楼层都会分配一个协管员,与国内不同的是,这个人是高年级的同学而非大叔大妈。
由于年龄相仿,也经历过新生阶段,高年级的同学更熟悉如何协调室友之间的关系。室友们在学期开始时就会在协管员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共同的时间坐下来,填写室友协议。
一般来讲,双方会讨论睡眠时间段,如何定义私人物品,有哪些东西是乐意分享的,哪些东西是绝对隐私不能碰。如何保证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也在协议之内。另外,双方还将协商如何分工宿舍的清扫。一些补充的规则也会写在室友协议里,双方签字后会各持一份,并在协管员那里保留一份。
如果双方有什么矛盾,也可以商定时间坐下来在协管员面前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依照室友协议,协管员会帮助两人理清事情的黑白对错,学期进行到中段的时候,协管员也会跟进每对室友的关系,询问是否需要修订室友协议。最后,室友不是固定的,宿舍是每个学期都要重新申请的,所以室友也可以相应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