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和加拿大等移民大国加大了审查力度,各位小伙伴若是打算前往这些地方旅游或探亲之类的,还是管好自己的社交软件吧,别使它们成为阻挠你们入境的绊脚石。
微信谈论海外生活,父女双双被遣返
一位持旅游签证的男子带着女儿去美国,在洛杉矶海关被检查微信。海关官员发现,在这名男子与妻子的微信对话中,大量提及了在美国买房、生活,女儿在美国上学等信息,于是官员认定他們有移民倾向,不仅当场遣返,还责令这对父女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买套房供孩子居住或投资用,这对于如今的中国家长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事。那么,凭什么因为在微信中讨论这些就被遣返,甚至被限制入境呢?海关官员判断入境者是否有移民倾向,通常都会严格遵循移民法的相关;无论是在美国买房,还是送子女留学,都不会成为导致遣返的直接理由,毕竟,中国人每年在美国买房花费的几百亿美元是不争的事实,几十万在美留学生也有据可查。
但是,如果入境者所提供的材料并不能充分表明,他在中国国内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家庭、事业及社会关系,同时还被查出有一些向往在美国生活的蛛丝马迹,那么官员就有理由对你产生怀疑;毕竟在美国一千多万非法移民中,就有不少是以合法签证入境,但却逾期滞留最終成为黑户的。所这对被拒签的父女,很可能是因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加之被查出存在嫌疑的微信内容,最终招致遣返。
当然,这对中国父女完全可以向美国移民局提起诉讼,并提供更多证据来否定其移民倾向。但无论是遣返当时带来的影响,还是后期诉讼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大家不愿意经历的,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过关前最好还是清理下聊天纪录,把重要信息提前备份,別留下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的证据。
隐瞒入境意图,微信暴露真相
一位中国男子在温哥华过关时声称自己是来旅游的,但通过对行李的检查,海关官员对他产生了怀疑,在征求了他的同意后,动作娴熟地查看起了这名男子的微信。很快,官员在微信里发现了他和太太的对话,于是问他太太现在在哪里。这位男子是名律师,从官员的问题中察觉出不妥,于是才实话实说,他的太太之前已经来加拿大生孩子,他这次是来接太太回去的。
幸运的是,这位官员的太太也刚刚生产,很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经过了一番教育,最终放这位男子入关了。如果不是格外幸运地碰到这么一位体贴的官员,这名中国男子的命运恐怕也只有遣返一途。隐瞒入境的真实目的很可能被认定为欺詐,这是被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关所明令禁止的。不要以为小聪明可蒙混过关,海关官员每天都要面对数不清的入境者,一个眼神的接触、一个细微的肢体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继而引起他的怀疑,并揭穿你的谎言。最终的苦果只能由自己承担。
APP查出工作讯息,遣返还需要理由吗
有人说,既然微信存在这么多隐患,那我把微信卸载不就行了吗?难道以为外国人不懂什么叫举一反三吗?微信、微博、短信、照片,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在2015年的巴黎恐袭事件后,美国已经启动了试点项目——在美国签证申请的审核流程中,加入对社交网络信息的排查,也许是Facebook和Twitter,也许是微博,也许是全部。APP也不保险。有一个想去澳洲打工的年轻人,准备拿着旅游签证蒙混过关,結果被查到Line的通话记录中有澳洲的工作信息,于是认定他有工作意图,结果不出意料是遣返。
海关的目的并不是阻挠你入境,而是要保证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不会遭受外来威胁。也不要觉得外国海关都针对中国人,如果明明沒问题,却被区别对待,事后上诉成功的话,当初检查你的海关官员就会接受严厉的处罚,甚至因此丢了工作。所以说,你之所以被遣返,不是微信等移动社交媒体的錯错,也不是国外的错,而在于你自己;或是对入境国的法律缺乏了解,或是明知故犯蓄意隐瞒,或者干脆就是品质有问题,恰巧在过关时暴露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