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牛津大学
“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围城
“进去的人不愿离开,没进去的人充满向往”——牛津
当苏文纨娇媚的看着方鸿渐,儒雅的方先生是怎样的潇洒风度又倜傥不凡?一恍惚,一对牛津伉俪乍然眼前,原来,早已没了浮世繁华,却多了书卷淡香,那就是——钱钟书与杨绛。
如果你恰好走在牛津的某条街道,可曾想过几十年前文坛巨匠也在这里穿着标志性的黑色背心穿梭在宿舍于埃克塞特学院之间。带着妻子杨先生,钱钟书在牛津的学习也算是浪漫、悠闲又略带紧凑。牛津大学总图书馆名BodleianLibrary,被钱先生译为“饱蠹(du)楼”,藏书五百万册,手稿六万卷。两夫妇常常在这里埋头用功,确有点像书虫那样饱蠹。从一些传记中不难看出,钱先生夫妇比较钟爱卢梭的书,而《红与黑》和巴尔扎克是他们不太钟情的,或许因为两人心中纯洁的不想被玷污、也可能因为本就动荡的世界不想加入太多复杂。在牛津的日子里,书,就是他们最大的渴求,而也就唯有牛津才能成全书虫们如此强大的渴求。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无人不知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这座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享有崇高的世界声誉,学子心目中的知识圣堂,历史上众多知名的军政要人、大师学者均曾在此求学。校内名胜甚多,风景如画。行走其中,感觉仿佛在阅读英国的历史——厚重而又虔诚。
徐志摩——剑桥大学
似乎华人文坛的男人们都对卢梭情有独钟,钱钟书爱卢梭的文字,徐志摩则更是为了卢梭为了政治理想前往剑桥,不亦乐乎。英国,自有那种天然的贵气与优雅浪漫的天赋,使得儒雅俊俏的青年徐志摩渐渐对那里的河流、建筑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怀。
十九世纪的英国,刚好是浪漫主义诗歌与西洋文学盛行的年代,本就文气非凡的徐志摩忽然就萌发了对文学的兴趣并进行新诗的创作,从此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而剑桥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悠闲的生活方式、流行的政治思想,也都是徐志摩撰写自己流彩人生的点缀与音符。而剑桥最美丽的那条河水,最优雅的撑船之行、最具哥特式风格的圣约翰礼堂也因徐志摩那“轻轻的我来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被世人称誉、追寻!
你猜,这种指尖环绕的轻柔情怀,是否便是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三位倾城佳人在诗人心中的某种惦念与思绪……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能与牛津大学并称的,这世上也唯有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了罢。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争吵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佐证着剑桥大学难以企及的荣耀。美丽的剑河穿城而过,撑篙泛舟,正是剑桥一景。在此读书,别有风味。也许得益于剑桥的诗情画意,灵感才专程造访了这位诗人。
020-87321000
广州市先烈中路69号东山广场18楼
info@gasheng.com
400-930-2818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亚银行金融大厦819室
shanghai@gasheng.com
180 0221 8681
肇庆市端州区康乐北路月醇MOON LOUNGE
0755-89507025
深圳市深南大道星河世纪大厦A栋11楼
(与彩田路交界)
852-53102786
香港德辅道中107-111号余崇本行15楼1501室
604-2731395
#1100-8181 Cambie Road Richmond,
B.C. Canada (V6X 3X9)
416-8387433
1455 16th Avenue, Suite #201 Richmond Hill, Toronto, O.N. Canada
650-5585200
1528 S. El Camino Real Ste. 110
San Mateo CA 94402
广州嘉诚海外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1989-
全国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400-930-2818 传真:020-87321120
备案号:粤ICP备06005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