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留学移民,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颇让人感慨,他认为:"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意国内应试教育。虽然孩子年龄过小外出留学也有风险,但他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偏激。但这大潮下暴露出来的多方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已移民海外又回国工作的"海归",又通过skype视频连线了几位在大洋彼岸生活的"优越"分子。他们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碰撞下求生存的人们,他们有追求,也有放弃,在不断索取之后又反复品尝不得不有所放弃的困惑与无奈。通过他们的口述,你能了解和感知真实的移民生活……
或要感谢"八十年代新一辈"
坐在眼前的这位美女名叫石珏,她十分风趣健谈,看上去像是"八五后",但她自己却不隐晦自己的实际年龄,她是1979年出生的,是个"准八零后"。用她的话说,是在西方留学的经历让她拥有了一个年轻的心态,这才是她永葆青春和美貌的"秘诀"。
石珏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内当过英语老师,后留学法国学习教育学,之后移民加拿大。现在北京某移民中介公司任咨询顾问。她对于在欧洲留学的最大感慨是,和国内的孩子们相比,"那里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啊!"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午3点钟下课,踢球、玩耍,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做的数学题竟然还是"34、5 7、8 5",可是人家的孩子长大了一样很优秀,动手能力特强。这一点给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石珏回忆她观摩法国小学课堂的经历。那是一堂作文课,老师没有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出啥作文题,却发给每个孩子一个很简单的小机械,让他们拆开再装上,然后默写拆装的步骤并总结心得。整堂课上没有一个孩子冥思苦想,或是啃铅笔头发呆,有的则是快乐的欢声笑语。
石珏从事了多年的移民顾问工作,她表示"特理解现在家长们的心情",那就是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饱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折磨了。在国外,孩子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发展的。她说起自己在国内读书的小侄女,上学前可活泼了,爱说爱动还跟大人斗嘴,可如今某重点高中,像是换了个人,整日忙于应付升学和考试,鼻梁上架着眼睛,眼睛直直的,小脸蜡黄,身体瘦得像竹竿……
"赶快移民吧!现在的二代移民都生活得特快乐!"石珏嘻嘻哈哈地笑着说,"这恐怕要感谢他们的父母20年前的"八十年代新一辈"。是他们勇敢的闯荡,才为下一代闯出了一片幸福天地。"她介绍了几位圈子内的"一代移民",记者通过skype连线采访了他们。
他们曾经是一代人当中的佼佼者。在上世纪的最后那十几年,他们怀揣着国内各大名校的文凭,又凭着出色的托福、GRE成绩,漂洋过海去"镀金"。他们曾是壮怀激烈的一代人,以"时代弄潮儿"自居,对国内平凡、稳定、体面的"体制内"生活不屑一顾,而去追求大洋彼岸那种"打嗝都带巧克力味儿"的生活方式。在他们心中,北美是放飞梦想和捕捉希望的新大陆,那里不仅有美元、西餐和迪斯科,还有高速公路、摩天大楼、曼哈顿,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等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早已取代了北大和清华……
时光如水,光阴如梭。20年前,他们唱着"金梭银梭"、"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告别故乡,踏上美国的土地;20年后的今天,当他们的子女也正步入豆蔻花季,人到中年的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生活得如何?他们当初的理想成为现实了吗?他们的人生经历迥异,或已移民加入美国国籍,或仍在为得不到绿卡而惶惶不可终日;或事业有成,或一事无成;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已为人父母。他们面前的道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