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名校情节的中国移民来说,如何在加拿大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实在是头疼无比的问题。
有人推荐私校,有人推荐公校,有人对比升学率,有人强调特色教育。
其实这些都有失偏颇,择校问题古今中外没有大的分别,都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数据积累。
回想在北京择校,为什么人大附、4中、8中永远是首选,还不是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沉淀在档案馆,数十载的优秀校友挂墙上。
这一次,加拿大统计局贴心贴肺地用长达8年的统计数据为华人家长指明了择校道路:
那就是学区不重要,想进步还得上私校!
——理由是私校学生比公校学生成绩更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1、15岁时,私校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公校高出9%;
2、23岁时,35%的私校毕业生已经大学毕业,而公校的比例只有21%,相差达到14%。
3、而硕士、博士阶段,私校有13%的毕业生达到这一高度,公校只有5%。
也就是说,加拿大统计局对调查样本的跟踪持续了8年之久。这些孩子在15岁入学时的差距已经达到9个百分点,而8年后上升到14个百分点。到最高学历时,二者的差距也达到8%之多。
数据就是私校比公校更优秀的最直观证据。
这些研究是加拿大统计局历时8年完成的,采集的样本遍布加拿大各省,调查样本全部为10年级的私校和公校学生,在起步阶段,私校就以9%的成绩优势领先,相信是之前学业累积的结果,但在8年后,私校学生又增加了5%的领先优势。这说明私校的教育优势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如果说不同样本之间随机性的双盲测试还有偶然性的话,同一样本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已经说明全部问题。
在加拿大,大约6%的孩子选择进入私校就读。因为社会普遍认为私校的教育质量要高于公校,但从来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告诉民众,私校究竟比公校好多少。
受调查样本在在同等教育程度下,私校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要高于公校的学生;而随着教育等级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造成公校完败的原因是什么?
1、私校高昂的学费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
尽管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金钱的力量,私校除了能从省府得到相应的学生经费,再加上学费、校友捐款,家长捐款,在财力上甩出公校几条街。所以能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利好。
2、学生平均素质高。
这种观点政治上可能不正确。但不可否认选择对生源可以进行筛选的私校,其学生在平均智力平均情商上对比有教无类的公校还是有先天优势的。这种优势随着学业程度的加深,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3、家庭重视程度。
如果把教育视为消费品,贵的通常也是好的。所以选择私校意味着家庭每年要增加2万加元的财务支出,如果是两个孩子,费用还要加倍。肯花钱在子女教育上,已经说明了家庭的重视程度。更高的关注度更好的教育回报,这是合理的。
4、家庭环境及校友影响
私校有更多精英校友时时刻刻激烈着后来者,私校学生的家庭也有更浓厚的求学氛围和对子女在教育观念上的影响。人是社会性动物,自然会收到这些正面激励因素的推动,从而又更优异的学业表现。
还有哪些数据值得家长思考?
1、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更多的选择了私校,而本科以下学历的家长更多的选择公校教育。
2、与公立学校的学生相比,私立学校的学生生活在双亲家庭以及与亲生父母居住的比例较高。
3、私校学生的家庭收入更高,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家中会有更多的书籍和电脑等学习工具。
看明白了吧!在加拿大读书也要拼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