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加拿大后才知道,这里小学4年级以前是基本没有作业的,也就是没有成绩排名。4年级以后才有A,B,C的成绩,但是老师也绝对不会排名次。好吧,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优秀的孩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那么,按照我们以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逻辑,怎样来区别所谓“好孩子”和“调皮的孩子”呢?没有了学习成绩的“硬”指标,这里如何来评价一个孩子成长的优缺点呢?答案就是:品格。
我儿子现在小学3年级,一个班大约20个孩子。男孩女孩比例相当,其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孩子(有专门老师陪同)。现在的教室和3年级以前比,宽敞了很多。我发现他们座位的安排不像我们小时候。我们那时候一个同桌基本要坐到小学毕业,同班最熟的和话最多的也就是前后左右几个同学,和其他同学地沟通相对较少。而儿子他们班级每隔几个月就要调换座位,老师的目的是让全班的孩子都能互相了解,互相合作。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儿子都会谈起他不同的deskmates(前后左右几个孩子),甚至对有些同学的喜好,他也如数家珍。他们的座位安排也不像我们小时候那种全部课桌一致面向老师,上课时候除了同桌可以偶尔互相交流,大家基本都只看到其他同学的后脑勺。
我开儿子家长会的时候发现,他们3年级孩子的书桌都是4-6人一组,课桌相对并拢,孩子们上课时面对面坐着。这种安排从好的方面说,课堂比较活跃,大家一组可以互相讨论,有商有量。不好的方面就是,同组的孩子上课容易讲话,分心。特别是有些调皮的孩子,甚至在老师上课的时候离开座位,游走在桌子与桌子之间(儿子无意中说出来的)。
在学校里,老师最强调的就是孩子的行为规则和礼貌。对学术上面几乎没有要求。甚至在开家长会的通知上也说明,老师在家长会上是不会就孩子的学术做任何评价的。如果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术能力,就需要单独和老师预约时间面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也真谈不出太多)。所以,在每年三次的成绩单上基本看到有关数学,阅读,写作的评价都是鼓励,赞赏,进步,努力等等话语,而且篇幅不长。但是在社会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包括态度,行为规则,努力程度,学习力等)方面的篇幅就很长。从课堂的纪律,行为规范,情感的表达,同学之间的相处,和老师的配合能力,在课堂完成作业时能否有团队意识,是否有幽默感等等都一一详细描述。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种成绩单,也让我很是惊讶。因为在我以前的概念中,孩子在学校的情感发展好像不是老师的职责范围,一般是家长的责任。现在想来,孩子一天中有6个小时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成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也需要表达出来。他们现在和同学老师的相处,也是一种未来社会的模拟。受了委屈怎么办?遇到矛盾怎么解决?如何和意见不同的同学沟通?孩子们也在这样的小社会中学会与人相处之道。那么老师就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这种人际交流,来评价一个孩子的思维是否发展,行为是否自控,社交能力是否加强。
话说,人与人之间也是奇妙。即使一个班上就那么几十个同学,仍然只有那么几个成为最亲近的。在我们小时候,同班同学三三两两玩不足为奇,甚至不喜欢的同学都可以不怎么理睬,搞点小团体。老师都不管,谁管啊!爱玩不玩。
可是在这里就不行。儿子上次说他们班上有孩子调皮捣蛋,不止一次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去,每次去都要捎带上班上的同学(有些是和他发生矛盾的孩子,有些是目击证人)。他们几个朋友去校长办公室作证人都好几次了,大家都觉得那个同学不好,甚至有时候都不想和他玩了。可是每次老师都教育他们说,不可以孤立一个同学,虽然他有缺点,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和他玩。所以,现在即使这个孩子还会犯错,只要他加入,儿子他们仍然还是和他一起玩耍。
这其实在孩子们的心里树立了这样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集体生活中不能有排他性。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轨迹中,总会碰到不同个性和习惯的人,我们有保留自己看法的权利,但是不能因此而孤立对方。特别是今后孩子们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单位,不能保证在工作中都是跟自己契合的同事,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虽然也许并不合拍,但是这就是现实生活,必须要学会从容面对。
置身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的我们,也开始慢慢学体会了一个词“包容”。就像加拿大提倡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一样,人与人之间也是多种性格的同存。也许彼此无法成为朋友,但是也不会形同陌路。
蓝天白云下的空气也布满了灰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自由地呼吸。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未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