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为何没有品德教育课
在一些家长参与的座谈会中,很多时会听到家长说,在学校中好像没有品德教育”这一科。他们这样说,令我想起自己的孩子也是在温哥华长大和读书的,好像我从来没有在他们的课本及手册中,看过有关“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的内容或课程,但是我却常常看到“公民学习”(Civic Studies) 及“社会学习” (Social Studies) 的课程,就算是我在本地大学教育系工作的时候, “品德教育”也是一个很不常听到的名词。遑论甚么品德教育教学法。究竟“品德教育”是一门怎样的科目?它值得我们去认识,了解甚至去推广吗? 它是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早在二十世纪后期已经有学者(E. Sullivan & C. Beck)说过,品德教育是一个敏感的议题,认为它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公开讨论的题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加拿大的法律没有很清楚地列明教会与政府之间在推行品德教育时所担当的角色如何分野。由于加拿大尊崇多元文化,有不同宗教和民族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涉及教会或宗教的议题便往往令到问题变得复杂;再者,不同的人对品德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阐释,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为它找出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接纳的定义或政策真是不容易,为了避免产生矛盾,便尽可能少谈论,甚至被人忽略。
我绝对支持在加拿大生活的人要学习本地的文化,价值观和公民意识,西方的文化和教育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及学习的地方,但这是不是我们学习的全部。
加拿大安大略教育学习学院(Ontario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的研究人员认为品德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议题,在如何推行品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例如怎样把讨论带进生活化的例子中,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鼓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一些近代的学者认为现在是”教”品德教育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家长的人士,我们今天是否需要更切实地去检讨有关培育年轻人品德的问题?
例如:
·我们应否在儿童及青少年中间推广品德教育?
·推广品德教育有甚么长期及短期的目标?
·在公校中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品德教育课程?
·在现存的公民学习课程中,对品德教育的宣传及推广是否足够?
·在现存的公民学习课程中已涵盖部分品德教育的资料,家长及社会人士认为足够吗?
·在现存的公民学习课程中,在推广品德方面有没有配合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成长各个阶段的需要?
·“公民学习”是否等同于“品德教育”无论在质和量方面?
在一些本地的“公民学习”课程中,里面少提及甚至不提青年人与家庭间的关系,怎样去建立和谐的家庭生活,怎样去思考家庭价值观等问题,试问一个人不懂的适当地去处理个人与家庭间的问题,又怎样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如果我们觉得大家不需要在青少年当中推广与他们个人成长有密切关系的品德教育,或者在学校中所学习的公民学习已经等同于品德教育,或认为学校对孩子在品德和行为方面的栽培已相当足够,那么我的顾虑是不必要的,而对我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也无须去寻找答案;反之, 为了悉心地栽培一个身心健康,才德兼备的年轻人,我们还需深思和继续努力。